《被偷走的人生》(J’aurais prefere vivre)
作者:提耶希‧柯恩(Thierry Cohen)


※本篇有雷。


這本書,對於完全沒有宗教信仰的我來說,
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然,這原本就不是本合乎常理的書,應可稱為警世寓言吧!

傑瑞米從小就身愛著維多利亞,
得不到她的愛,讓絕望的他決意自殺。
他用自殺來了結自己對維多利亞無盡的瘋狂迷戀,
用自殺來控訴神對他的不公不義。
既然他對想得到的愛棄他而去,
沒有了她,他活著跟死了有什麼兩樣?
於是,他用自殺抗議,
抗議神讓他來到這世上,卻讓他生不如死。
他以自殺來挑釁神。
祢給我生命,那我就故意了結自己的生命。
傑瑞米在2001年5月8日這天結束自己20年的短暫人生。

然而,2002年5月8日,傑瑞米卻再次醒來,
陪著他的竟是他夢寐以求卻不可得之的女子?!
空白的這一年,究竟是失憶?還是他病了?
他努力想在這個新的人生中找到定位,
卻只有短短一天的時間。
待他二度醒來,已是兩年後的事了。
當然,這兩年間的記憶他仍是一片空白。
這就好像人格分裂似的,一個與他截然不同的傑瑞米,
佔據了他的身體,佔據了他的人生。
另一個傑瑞米,極盡所能的享受人生,
不顧世俗的道德禮教,完全為所欲為,
甚而將傷害他人當成一種樂趣。
而傑瑞米本人,每次醒來,
卻都只有短短一天的時間,能夠挽回一切。

一直以為,傑瑞米會在某日醒來時,
發現這是某瘋狂科學家的陰謀,
抑或從頭到尾都是維多利亞在耍弄他。
然而,沒有科學家的陰謀,沒有壞心的女主角,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更精確地說是一年年)地消逝。
這故事給我的感覺,就像漩渦。
一頁一頁翻著,我努力想找出答案,
想看到傑瑞米變成這樣的原因,
但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迷團,
和越來越悽慘的傑瑞米,以及維多利亞。
傑瑞米清醒時,想盡辦法要讓另一個傑瑞米無法再作惡,
不惜毀掉自己也要保護他心愛的維多利亞、保護他心愛的家人,這點真的讓我很難過。

故事到了後面,似乎意味著,
因為傑瑞米先放棄了神給予的生命,所以神要「報復」。
神要讓傑瑞米看看他所拋棄的生命,
對他身旁的人造成了多大的傷害。
既然你不要你的生命嘛!
那就換我來接收你的人生,把你的人生弄得一團糟,
然後偶爾讓你清醒一下,
讓你對這個無法掌控的人生驚慌失措,讓你後悔莫及。

短短九天的日子,
傑瑞米卻走完了他的一生,荒謬又失控的一生。
最後,作者雖然寫得隱誨,
卻還是可以在自裡行間找到蛛絲馬跡,找到最終的答案。

提耶希‧柯恩藉由這本書,要我們知道生命的可貴。
自殺,殺掉的不僅是自己,更是傷害愛著我們的人。
傑瑞米不顧一切毀掉自己,只求當下的痛快,
卻留給愛他的人,難以抹滅的傷痛。
活著,才有改變現狀的可能。
就這樣自我了結,再多的想望都只是枉談。
讓傑瑞米絕望的,其實是自己悲觀的態度,
倘若他願意再試一試,一切或許會有所不同。
活著,才有希望。

提耶希‧柯恩的兩本書,
《被偷走的人生》以及《為了你,什麼都可以》,
描述的雖然是完全不同類型的故事,卻都有著同樣的要旨。
兩本書都讓主角身陷絕望之中,
但還是有抓住那一絲絲光亮的機會。
許是先看了《為了你,什麼都可以》的關係,我較偏愛這本,
又或許是因為這本的情節較能觸動我,讓我無法不偏愛。
當然,《被偷走的人生》也有著作者一貫的風格,
將人緊緊吸進文字裡的魅力,
字裡行間的濃烈情感讓人無法不感動。
只是,最後那稍微隱誨了點的寫法,卻讓我感到些許缺憾。


※延伸閱讀:
深具吸引力的感人故事:《為了你,什麼都可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isy | 戴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