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名:A劇團 阿卡貝拉音樂劇《茉娘》讀劇會
◆時間:2018年09月30日
◆地點:台灣台北 藝風巷
◆藝術總監暨導演:孫自怡
◆音樂總監、編劇暨詞曲創作:高竹嵐
◆卡司:顏辰歡、張雅筑、詹雯婷、何冠儀、王國讚、鄭子榕、何嘉恩
一、前言
《茉娘》探討沉重的生死議題,但整部劇不會因為議題沉重而顯得死氣沉沉,在這議題浮現之前,劇情時不時穿插角色們的歡樂對話及歌曲,在帶有懸疑色彩的氛圍下,逐漸導入主題。
故事設定理論上應該是已經過世的主角茉娘天生擁有預知能力,而突然出現的網路茉娘也擁有同樣的能力,網路茉娘跟兒時玩伴們說過幾次預言,這些預言也都一一成真,讓兒時玩伴們逐漸相信網路茉娘就是他們認識的茉娘,進而揭開茉娘要生不生、要死不死地「活著」的情況。
以下分就劇情、角色、歌曲、宣傳簡介四項列述:
二、劇情
■ 劇情比重分配:茉娘的預言能力 VS. 眾人探討生死議題
網路茉娘讓小傑避開國道車禍、讓莉莉免於被警察開單、兒時茉娘玩躲貓貓可以找到躲起來的朋友們、預知朋友們會坐車睡過頭而去接他們等等,上半場重點放在讓兒時玩伴們相信網路茉娘就是真的茉娘,進而導出兒時玩伴們想要找出茉娘在哪裏。
至下半場,兒時玩伴們辯證著腦幹已死卻仍有心跳的茉娘到底還算不算活著,讓她這樣活著是對是錯,以及對於網路茉娘請求他們殺了她,是否該真的執行。
整體而言,我會覺得上半場花了太多時間在驗證茉娘的預言,或許可以考慮只用兩三個例子當代表來呈現,其他的以口說帶過,省下的時間可以用來更深入地探討這部劇的主題。
■ 沒有人與茉娘家屬聯繫
整部劇都只有四位兒時玩伴+一位外人(請讓我簡稱4+1)在片面討論茉娘,沒有人主動與茉娘的家屬(媽媽或者表姐)聯繫,逕自決定結束茉娘的生命應該對她比較好。這點在演後座談有非常多人提及。
雖然劇本主題不是在探討親情,但決定讓茉娘以詭異方式活著的是她的家人,而且4+1在討論的是結束一個人的生命(心臟活動)這種大事,僅以片面討論、參考小說這樣的方式來決定是否動手,看來不太合常理。
假設他們在與茉娘家屬互動過後,發現家屬仍堅決就是要讓茉娘這樣活著,而茉娘又一再網路現身拜託他們殺了自己,讓四位兒時玩伴在糾結後決定下手,這樣的話,看來或許較為合理。
■ 茉娘遺體放置處
會決定讓茉娘的心臟維持跳動,茉娘的家人一定是很愛她的。網路茉娘也提過,她想離開了,但媽媽應該不會答應。
所以將遺體放在一個人都沒有的天后宮,不太合理。
就算遺體不是放在家裡,應該也會派人嚴加看守,甚至高科技監視。
至少也該會有看護,茉娘的遺體需要定時翻個身吧,不然背都要爛了。(會不會太細?)
總之,應該是不會讓兒時玩伴們這麼容易就接觸到茉娘的遺體。
三、角色
■ 茉娘由兩位演員分飾的必要性
看完後覺得不需要兩人分飾實體茉娘和網路茉娘,由一人統一飾演應更能展現其中的差異。
分由兩位演員飾演茉娘,只能各自呈現一半的茉娘,雅筑負責歡樂童年,顏顏負責死後哀愁。
而且兩位演員長得一點都不像,不會讓我覺得是同一個角色。
如果由兩位演員分飾茉娘,可能就需要兩位茉娘有些互動。
就讀劇會來看,網路茉娘跟實體茉娘是兩條平行線,完全沒有產生過任何互動,只是各自呈現一半的茉娘,所以就更難讓人看出由兩位演員分飾茉娘的必要性。
是否可考慮只由一人飾演茉娘,讓演員可以完整地呈現茉娘這個角色?
另,或許可以考慮雙卡司?
不讓觀眾一開始就知道網路茉娘=實體茉娘這點,我個人覺得其實不太需要。
讓觀眾對「網路茉娘=實體茉娘?」產生疑惑是否有必要?
個人覺得,觀眾應該是在外面看著4+1疑惑「網路茉娘=實體茉娘?」,以及跟著4+1一起糾結到底該不該殺了茉娘。
「網路茉娘=實體茉娘?」是舞台上的4+1在疑惑的,而舞台下的觀眾,在一開始就已經認定「網路茉娘=實體茉娘」,至少我是這樣。
這部劇的主題不是「網路茉娘=實體茉娘?」,而是「茉娘這樣算活著嗎?要讓她以這樣的方式活著嗎?」,所以我會覺得重點應該是放在生死議題上。
■ 莉莉回憶歌的出現時間點
莉莉回憶歌出現在下半場讓我覺得很跳TONE,尤其曲風是歡樂的。下半場情緒一直很沉重,突然跑出這首歡樂回憶歌,瞬間中斷了我的情緒。
其他人都是上半場回憶,只有莉莉的回憶留到了下半場,而且也讓大家到下半場才突然發現原來莉莉跟茉娘是最要好的朋友。
■ 兒時玩伴與外人的差異性
四位兒時玩伴與一位不認識茉娘的外人,在故事中的差異性看來不大,不管設定有沒有外人,感覺都是可以走得下去的。
雖然外人的作用可能是以理性來分析事情,但兒時玩伴的華生和莉莉,也有發揮理性作用,他們兩人也都是抱持反對意見的。(然後後來莫名決定要跟著小傑去執行)(最後還是落跑了)
■ 主角看起來是小傑
整部劇的主角看起來是小傑,兩位茉娘的比重沒有他多。
小傑是從頭到尾都很堅持要幫茉娘結束生命的人,而且是走火入魔地堅持。
他一逕地覺得茉娘的家人怎麼可以這麼自私。如果他的這個想法,是在與茉娘的家人互動之後,茉娘家人堅持不管怎樣就是要讓茉娘維持這樣的狀態活著的話,小傑再來說茉娘的家人很自私,這樣應該會比較合理。
四、歌曲
■ 國道連環車禍
好喜歡這首!很有故事性的一首歌,光用聽的就好有畫面。
又是新聞快報,又是車禍現場人車嘈雜的聲音,演員們用人聲唱出叭叭,還有總監大人威翻了的B-BOX呈現現場的吵鬧聲。
■ 莉莉掉手機
感覺跟國道車禍歌很像,嘈嘈雜雜的,但中間穿插了一小段眾人唱莉莉手機摔掉的旋律,應該是用《彼得潘遊戲》的〈距離〉旋律來改編歌詞的!一聽就覺得旋律好耳熟。
■ 兒時茉娘躲貓貓
很輕快俏皮的歌,雅筑甜甜的歌聲詮釋著兒時茉娘玩躲貓貓的愉悅心情。
副歌的「在哪裡」段,應該有出現三次,覺得旋律有點久,只是在找不同人,但在找第三個人的時候,雅筑的歌聲帶著明顯疑惑。
另,我很好奇小朋友會講「灌木叢」嗎? (好像奧客XD)
■ 小傑吶喊獨唱
小傑吶喊出內心糾結的獨唱曲,很能抓住觀眾情緒的一首歌,我喜歡這首!
國讚在上半場有一段情緒激動的高音轉得比較緊,感覺嗓音還沒完全開,但在下半場的這首獨唱曲,尤其後段的高音唱得很放很好聽!
■ 茉娘溺水
在4+1討論茉娘是因溺水而死時,場外傳來茉娘幽幽的歌聲。
顏顏詮釋的網路茉娘,歌聲總是帶著哀愁,透露出濃厚的情緒,讓人心揪。T_T
五、宣傳簡介
這點跟讀劇會內容無關:P,我只是想說,簡介其實不用寫這麼多這麼白,讓大家光看簡介就知道茉娘沒被判定腦死。
之前看到《吉米不難搞》2.0電子節目冊後面的《茉娘》宣傳頁,寫著:「那天,我死去的朋友私訊我」,光看到這句,我就對這部劇好有興趣!會很好奇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是覺得只需要寫出這句,再加上宣傳簡介的前半段文字,這樣就足以吸引大家了。
後半段文字其實在爆雷。
六、結語
第一次參加音樂劇讀劇會,演員們排排坐/站著唱,光看他們的肢體動作、面部神情,感受他們的歌聲情緒,就有看完了一部劇的感覺。
這場讀劇會是非常有畫面的,聽著演員的演唱,腦袋會自己浮現場景可能的樣貌。
《茉娘》拋出的議題,沉重卻也現實。
在讀劇會結束之後,過了這麼多天,我依然會想著劇情,想著誰是誰非,但也很難真正釐清誰是誰非,每個人的選擇都是他們各自愛茉娘的方式、愛自己的方式,這也是為什麼結局沒有明確地做出選擇,而是拋出議題,讓觀眾思考。
非常非常期待12月底的《茉娘》正式演出,這部劇一定會朝向更美好的方向邁進的!:)
留言列表